合肥工业大学地质调查院长期从事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勘查、工程地质勘查、环境地质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质勘查、地质矿产技术服务、矿产评测、旅游资源开发、环境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工作。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承担的地质调查工作,在岳书仓、徐嘉炜、郑文武等教授的带领下,完成了多幅不同比例尺的地质矿产填图,为安徽省地质矿产普查和勘察作出了基础性工作和贡献,不少成果填补了当时的研究空白;“六五”期间,参加安徽省和全国多个单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举行的庐枞和宁芜地区的铁矿会战,为寻找安徽省铁矿资源以及建立著名的“玢岩铁矿”模式作出了贡献,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七五” 和“八五”期间,结合国家攻关项目,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和安徽省科研项目,完成了“安庆地区侵入岩及铜矿床成因及预测”、“安徽铜陵铜矿床中金的赋存状态研究”、“安徽皖南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预测”、“长江中下游中生代岩相古地理及成矿的关系”等十余项科研课题,长江中下游成岩成矿作用、郯庐断裂带以及淮南生物群等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获得国家三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省部级二等奖和三等奖3项。“九五”和“十五”期间,完成了“长江中下游矽卡岩铜金矿田的成矿作用”、“江南隆起带的资源潜力评价”、“安徽月山矽卡岩型-热液型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流体系统”、“安徽省香泉铊矿床成矿作用”、“郯庐断裂的构造演化”、“大别造山带构造演化动力学”等十余项国家和省部委项目,在金属成矿流体系统、成矿构造背景、成矿构造背景及动力学方面取得重要的成果,或省部级二等奖和三等奖5项。
近十年来,地质调查院负责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地方和企业委托的地质调查项目,其中积极承担安徽省公益性基础地质项目和矿床普查项目,如“庐枞盆地岩浆岩及铜成矿作用关系”、“庐枞和宁芜地区成矿作用对比研究”、“安徽省元古代岩相古地理及其与成矿的关系”、“安徽繁昌盆地南缘铜铅锌矿床的构造控矿与找矿方向研究”、“狮子山矿田成矿作用动力学”、“安徽省火山岩盆地岩浆作用及其成矿作用响应”、“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流体成矿系统与成矿作用”等项目,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解决了诸如“庐枞盆地成岩成矿时间格架”等重要科学问题,为安徽省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和长江中下游深部“第二空间”找矿做出了积极努力和贡献。
多年来,地质调查院先后取得多种地质勘查资质,具有从事各类地质勘查的能力。另外,在日常工作管理和项目管理上形成和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管理水平高。遵纪守法,管理有序,并重视工程质量,注重信誉,工程质量优秀,广受甲方单位好评。
地质调查院地质勘查管理和质量管理工作由地调院院长直接分管,副院长负责日常管理和监督工作,总工负责制定地调项目的立项规划和组织地调项目的具体实施,确保地调项目按批准的工作设计和年度工作方案进度有序进行。健全了各项地质勘查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制度,主要有包括地质勘查项目质量管理方法、项目设计书审批制度、项目实施过程质量检查制度、项目野外原始资料验收制度、项目成果报告评审制度等。地质调查院建立并运行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项目设计、野外施工、室内作业、报告编写等均符合规范、设计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项目的质量合格率100%。
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合肥工业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将以地质调查工作为中心,紧紧围绕我国发展所面临的“资源与环境”两大主题,遵循“勤奋求实、科技创新”的工作精神,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为国家、企事业单位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技术支撑,为我国地质调查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